Ensuring a Safe Operations Your children are safe in our program. Learn More
十二年國教如何改革?從日本至亞洲各國的教改熱潮,
看「學習共同體」於教學現場的發酵
撰文/李佳蓉
為配合十二年國教的推展,政府預計於今年度推行「108課綱」,強調「自動好」─自發(自主行動)、互動(溝通互動)、共好(社會參與),未來如何於課堂中落實?考驗著教師們的功力。除了台灣如火如荼地進行教改,亞洲各國亦參考日本經驗,以「學習共同體」理念重新打造二十一世紀的教學現場,並於PISA【1】國際測驗中展現了亮眼成績。其改革經驗是否能為十二年國教、108課綱推行所借鏡?筆者將透過臺南市三慈國小觀摩,帶來第一手觀察報導。
學習共同體公開觀課(資料來源:網路圖片)
日本教育改革,學生不再從教室逃走
日本教育大師佐藤學教授在書中提到:「日本的孩子已漸漸成為世界上最不學習的孩子」,考試導向的學習,造成一部分的「勝利組」及大多數的「失敗組」,約有七成的孩子討厭學習,進而從學習中逃走。這是東亞各國的教育共同特徵。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佐藤學教授從30年前開始推動「學習共同體」(以下簡稱「學共」)的改革,在歷經了許多失敗後,終於在神奈川縣濱之鄉小學成功打造了第一所學共的前導校(pilot school)。濱之鄉小學是一所多數學生家庭經濟或處境出現問題,全校人數達七百二十名的大型學校。在第一年辦學時,原有二十幾名輟學生,在推行學共後,這些輟學生全數回歸校園,原因居然是同學們主動地向輟學的孩子傳達學校不同的模樣。從此之後,濱之鄉小學輟學的孩子一直保持零狀態,且教師也因為學共而創造出更多元精彩的課程,無形之中亦提升了PISA的測驗成績。
濱之鄉小學的成功,猶如觸發了教育改革的按鈕,從日本一路延燒到東亞各國,包含中國、韓國、台灣、印尼、越南等國,都千里迢迢來此取經。究竟學共有什麼魔力,可以扭轉學習逃走的問題呢?
學習共同體包含公共性、民主性和卓越性等三個重要基本原理
學共是一種「教育哲學」而非單一方法,強調「公共性」、「民主性」、「卓越性」,也因此起初都沒有人相信這樣的學校會成功,直到濱之鄉小學的成功,才證明了它的可行性。
學校是一個公共空間,應開放給所有人,包含全校老師、外地老師、社區人士...等來參觀,此即「公共性」哲學。透過「公開觀課」,讓老師們一起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並藉由「議課」共同討論、互相精進,以提升全體教師的教學品質。在醫界也很常使用這種「案例研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方式進行學習,以往教育界的「議課」通常是批判教師的教學技巧,因此教師大多不願意公開自己的課堂供他人「指導」。學共則一改過往「陋習」,感謝每一位願意公開課堂的教師,並專注於討論學生而非教師本身。另一個公共性的層次是邀請家長及社區人士參與課堂,譬如請賣魚的家長帶孩子去市場走一圈,或由社區人士輪流來校指導管弦樂隊,也是一種「參加學習」。
「民主性」哲學表現在課堂上的「聆聽」、「對話」,包含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每個人都同樣有發言權」,而不僅僅是最好、最差的學生才有權利。這是學共實施最困難的地方,教師要懂得串聯學生之間的意見,培養學生專注聆聽的素養。在實施學共的課堂上,教師及學生都會降低音頻,認真對話、聆聽彼此的想法,無形之中也培養公民的基本態度。
「卓越性」哲學則是透過課堂上的「伸展跳躍」學習來達成。以往認為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的做法是降低教材難度,但以教育心理學【2】的角度來看,若能透過老師及同學的幫助,模仿他們的方法,將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學力即可獲得提升。聽起來有些抽象,實際的做法即是先將教室的座位打造成利於溝通互動的空間,打破過去桌椅一致面向講台的擺設,改以四人小組進行「協同學習」,透過教師的引導,讓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學習。
四人小組的協同學習(圖片來源:親子天下)
108課綱強調「自動好」,與學習共同體相互呼應
為配合十二年國教的推展,政府預計於今年度推行「108課綱」,強調「自動好」─自發(自主行動)、互動(溝通互動)、共好(社會參與)。「自發」強調個人為學習的主體,能夠系統思考、解決問題,具備創造力、行動力。「互動」指學習者能廣泛運用各種工具,如語言、文字、數學符號、科技、藝術等等,有效與他人和環境互動。「共好」即社會參與,每個人都需要以參與方式培養與他人或群體互動的素養,是一種社會素養,也是一種公民意識。
以學共作為推展的教育現場,以「尊重」、「聆聽」打造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協同學習」,經由「內化作用」,提升學力及學習興趣,符合「自發」目標。同時,學生因「協同學習」而學會與同儕溝通互動,培養了社會素養及公民意識,符合「互動」、「共好」目標。再者,透由家長及社區居民共同參與課程,亦可促進社會「共好」交流。由此可見,以學共教育哲學推展108課綱,可達到加乘的效果。
台灣推展學共的教育現場─台南市三慈國小觀摩研究
台灣相較於東亞各國,推展學共的速度相對緩慢。恰好台南市三慈國小正是以學共為教育宗旨的一所學校,為了解這套教育哲學的實務操作,台南公民智庫將為各位讀者帶來三慈國小第一手的觀摩筆記。接下來的專刊中將分別以「共同備課」、「公開觀課」、「議課」、「班級經營與課堂話術」為主題,一一剖析學共全面提升教學品質的關鍵秘密。
備註:
【1】PISA評比為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每三年大規模舉行的一項測驗,目的在評估十五歲青少年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從二〇〇〇年起,參與PISA的國家從四十個,增加到今年的六十八個,涵蓋了九成的世界重要經濟體,已有超過一百萬名全世界的中學生都接受過評量。
【2】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es S. Vygotsky)將孩子的精神發展定義為,經由與他人溝通產生的「內化作用」。並將「獨自學習可達到的程度」(目前的發展水準)與「經由他人的援助可達到的程度」(未來的發展水準)中間的領域稱為「近端發展區」,教育應該根據「近端發展區」來發動。佐藤學教授以維高斯基「近端發展區」及「內化作用」的理論基礎,將學習定義為三種對話的實踐,包含與嶄新世界的相遇與對話的實踐(認知的實踐)、與他人對話的實踐(人的實踐),以及和與自我對話的實踐(自己內在的實踐)。換言之,學習就是透由「透過媒介的活動」與嶄新世界相遇,並在與教師及同學的對話中「伸展跳躍」。而協同學習實踐了上述三種對話的可能。
參考資料:
佐藤學(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親子天下
佐藤學(2013),《學習革命的最前線:在學習共同體中找回孩子的幸福》,天下文化
佐藤學(2014),《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天下文化
姜宏尚(2014),〈學校發展學習共同體歷程之個案研究─以台南市一所國小為例〉
未來Family(2017),《解讀12年國教新課綱》
賓靜蓀(2012),〈PISA到底是什麼?〉,親子天下雜誌35期
專訪姜宏尚:「我也曾經是被老師放棄的孩子」
如今他用學習共同體,帶動「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改革
撰文、攝影/李佳蓉
在台灣,有一群老師正實踐著「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其中扮演著靈魂人物的推手便是姜宏尚。遇到發展遲緩、學習障礙、學力低落的孩子,姜宏尚皆以愛與理念擁抱他們,再以這套「學習共同體」(以下簡稱「學共」)來影響全台各地更多教師,一同加入這個行列。
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過去
姜宏尚曾經遇過一位發展認知比較慢的孩子,這位孩子ㄅㄆㄇㄈ注音符號不太會分辨,拼音更是困難。姜宏尚用圖像記憶,引導孩子學習注音符號,孩子慢慢學會了如何拼出食物的名稱。後來,級任導師也積極準備字卡幫助孩子學習練字。「我們後來送孩子去鑑定,第一次鑑定出來是中度智障,第二次鑑定是『國語學障、數學資優』,這次經驗給我們一個很寶貴的警惕,這孩子的數學應用題有時候會答對,他還可以教同學喔!如果我們完全否定這個孩子,是不是就喪失一個數學資優的孩子?」
姜宏尚於屏東明正國中分享學共教育理念(107.05.16攝)
姜宏尚表示,有時候我們認為孩子某一科不行就完全否定掉他,尤其上國高中分科,老師更看不到別科的狀況。每個孩子的智能是不同的,有可能在社會很強,但是其他很弱。「我跟各位講,站在你們前面的這個人以前就是這樣。我以前國文、數學、英語幾乎是全班倒數,我大拇指被打到當完兵回來還會痛,但我歷史、地理、公民就有辦法在全班十名內」。姜宏尚認為自己曾經是「被老師放棄的孩子」,但仍努力考上師專,完成自己的夢想。「所以每個孩子有他的方向、目標,也許我們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但是給他機會是很重要的」。
以創新教學,激發偏鄉孩子學習動機
除此之外,姜宏尚更在社會課中與學生大聊投資理財,再用五十萬虛擬貨幣讓學生買股票,一天內的漲跌起伏也激起學生的熱烈討論。午休時,一位學生跑進教導處,拉著姜宏尚詢問股票資訊,「主任,有一個同學賠了很多錢,我有賺,我想再買台積電的股票」。
姜宏尚與小朋友討論股票(107.05.09攝)
與姜宏尚同一辦公室的總務組柯主任表示,她原本認為投資理財是大人的話語,小朋友應該沒有觀念,所以抱持著好奇心來觀摩這堂課。沒想到原本活潑好動的孩子,一進入教室就能進入狀況。而且姜主任準備的教材很豐富,畢竟鄉下不比都市,家庭社經地位不高,也沒有書店、7-11,孩子根本買不到財經報紙雜誌,所以姜主任就自己去買來印給各組學生。這是社會課本裡面的一個單元,教小朋友投資理財,從小就要告訴他如何儲蓄、身上的錢如何運用,這也是世界公民需要具備的素養。
從資訊教學的師生衝突中,思索教育改革方向
姜宏尚目前在台南市北門區三慈國小任教,是一所僅有71位學生、6個班級的小校。過去他曾在學甲國小推行資訊融入教學,在民國98年就拿到全國十大資訊典範學校。「但是做到後來我發現,提升孩子的學力有限,並且開始產生師生之間嚴重的衝突。孩子已經習慣聲光,對閱讀文本上來講稍微弱化,不喜歡看文本。新老師來了以後,學生說以前的老師都會播影片給我們看,用互動軟體教學,所以就無法接受這樣的老師,師生之間的衝突非常多。我雖然是教務主任,但常常變成在做輔導主任的事情,所以非常困擾」。
姜宏尚娓娓道來教育的心路歷程(107.05.09攝)
恰逢天下雜誌出版佐藤學《學習的革命》一書,姜宏尚在書店看完這本書後,當下立即決定要於課堂上進行實驗。「結果學生跟我說好無聊喔!」他不放棄,再參加韓國孫于正教授的研習及新北市林文生校長的演講後,才逐步上軌道。
學甲國小是一個中型學校,大概有十七班。開始做了以後,佐藤教授也來看了,一下車就說「WOW!我以為我踏進了日本學校」,因為書上說台灣的學校下課都很吵,一踩進學甲國小怎麼這麼安靜,而且是掃地時間,理論上不會這麼安靜。掃完地以後,巡堂時還是很安靜。佐藤老師非常訝異。當時已經幾乎全校老師都投入學共了。
轉調不同規模的學校,以證明學共的普遍適用性
但是,很多大型學校來參訪後,認為學甲國小是中型學校,學生人數在二十出頭而已,大型班級沒辦法做到。然而姜宏尚認為,日本學生數比台灣更多,正常下限36人、上限42人,也能順利推展學共。因此,他下定決心轉調永康國小,證明大型學校也可以做到。
這幾年姜宏尚勤跑屏東、台東、南投,發現靠山區的老師認為偏鄉的孩子跟都市又有所不同,「今天教明天忘,明天教後天通通忘光光。」所以姜宏尚選擇在退休前轉調到三慈國小,這是一個海邊的學校。他認為台灣六班以下的學校蠻多的,所以也來教小型的學校跟大家一起分享。
「以前我在永康教社會,都會讓學生預習、畫心智圖,我會先拿學長姐的給他們看,看完收回來。隔天交回來的作業,大概80%沒問題。但在三慈,一半以上,大概三分之二,寫不出來」。除此之外,在五年級的社會科中,姜宏尚讓學生朗誦廣大興事件的學習單,他掙扎了兩天還是決定維持原本的難度,不能因為是偏鄉就認為沒辦法。以前在永康國小,大概一篇唸錯兩三個字,但是在三慈,唸一行大概就會錯兩個字。雖然如此,學生仍能融入於後續的討論中,譬如「為什麼台灣跟菲律賓之間會衝突不斷?」、「如果你是台灣有能力的決策者、有職權的人,你要如何解決這樣的紛爭?」等具有深度的難題。這些皆可利用「課堂話術」來引導孩子進行思辨。
「學習共同體」強調「尊重、聆聽、共好、不棄」,用對話串起孩子的學習。更多精彩內容,筆者將於下一期報導中為大家呈現,敬請拭目以待。
在課堂上進行「補救教學」,
打造「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改革
撰文、攝影/李佳蓉
為了讓低學力的孩子可以跟上教學進度,政府每年投入大筆經費【1】,讓各校紛紛祭出課後補救教學,期望以額外的教學時數補足學力上的落差。然而,根據相關研究顯示,九成受訪教師認為補救教學沒效果。面對這樣的教學困境,有一群教師期待以學習共同體的理念,在課程中直接進行「補救」,打造「打造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改革。
進行「能力分組教學」可以解決學力落差?
根據親子天下於2015年的研究顯示【2】,部分教師認為應進行「能力分組教學」,才能解決學生程度落差嚴重擴大的困境。然而,在佐藤學《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一書中提到,能力分組是不合時代的教育方式。在2000年PISA【3】測驗中,第一名到第八名的國家,不是已經廢止十五歲之前的分流教育【4】,就是大力推動廢止分流教育的國家,如芬蘭、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堅持分流教育的國家,如德國、瑞士等,在調查中都只獲得中間或偏低的成績。
「協同學習」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學習型態
「協同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最早可見於1896年教育學者杜威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創立的實驗學校,將整齊面對黑板的課桌椅轉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同時,由傳統的教師單向式教學,轉為引導班級對話、討論。
小組進行協同學習(107.05.09,攝於三慈國小)
「協同學習」是一種互學關係,必須建立在「相互聆聽」的基礎上。一般教室中踴躍發言的同學大多是以「已知」的知識進行回應,深化學習效果有限。透過教育心理學【5】,我們可以理解到,個人獨立學習的成效有限,若希望孩子的學習有跳躍性的成長,就必須透過聆聽他人的意見,再內化為自己的思考。
跳躍性學習的「近端發展區」理論(《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筆者重繪)
低學力的孩子敢說「我不懂,你可不可以教我」
然而,這種互相學習並非「小老師關係」。「小老師」是單向式的照顧關係,「協同學習」則是一種「若無其事」的關心。在不懂的時候養成習慣向隔壁的同學詢問,「我不懂,你可不可以教我」則成為了敲開善意之門的鑰匙。
三慈國小姜宏尚主任表示,老師們往往認為課堂上的內容孩子應該都聽得懂,然而透過分組討論後,才發現之前講過的內容,孩子不一定學得會或會用。透過討論、對話,孩子間一起共好成長,也就是在課堂做所謂的「補救教學」【6】。
教師須扮演「演奏家」的角色,串起學生的對話
三慈國小姜宏尚主任回憶起初次操作學習共同體(以下簡稱「學共」)的經驗,學生的回饋是「好無聊喔!」令他充滿挫折。這也是學共在台灣面臨到的困境,因為學共是一套教育哲學,並不強調特定的教學方法,也因此讓教師難以依循,紛紛打退堂鼓。
幸運的是,台南市學共教師社群發展出一套教學方法,讓教師們更快熟練帶領學共的技巧。「班級經營暨課堂話術1.0版中」,包含「環境營造(淨化沉靜)、班級經營(尊重聆聽、共好不棄)、課堂話術、課程設計、修正理解」等五大要素。而到了2.0版,更是擴充為「開學五要、課堂五法、課堂五斷、課堂五幸、親師五連」。相關內容,詳見演講介紹。
2.0版開學五要說明(107.05.16,攝於屏東明正國中)
備註:
【1】二○一四年十二年國教上路,政府提撥十四億九千萬元,用於學生的補救教學,另外也規定所有的國中小教師,都必須參加相關研習,提升教學技能,努力把每一個學生帶上來。
【2】親子天下雜誌昨(2015.11.04)公布一份調查結果,九成受訪教師認為補救教學沒效果,有一半(四十九%)教師認為,進行「能力分組教學」才能解決學生程度落差嚴重擴大的困境。
【3】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4】分流教育有許多類型。第一種,分軌,將學校類別化的分流教育。第二種,分科,在學校中設置多元教育課程的分流教育。第三種,分群,以「能力編班」的分流教育。第四種,分層,就是能力分組,依照孩子的成績進行編班或分組的教學方式。第五中,分校,以選擇學校為主的分流教育。
【5】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es S. Vygotsky)將孩子的精神發展定義為,經由與他人溝通產生的「內化作用」。並將「獨自學習可達到的程度」(目前的發展水準)與「經由他人的援助可達到的程度」(未來的發展水準)中間的領域稱為「近端發展區」,教育應該根據「近端發展區」來發動。佐藤學教授以維高斯基「近端發展區」及「內化作用」的理論基礎,將學習定義為三種對話的實踐,包含與嶄新世界的相遇與對話的實踐(認知的實踐)、與他人對話的實踐(人的實踐),以及和與自我對話的實踐(自己內在的實踐)。換言之,學習就是透由「透過媒介的活動」與嶄新世界相遇,並在與教師及同學的對話中「伸展跳躍」。而協同學習實踐了上述三種對話的可能。
【6】在親子天下的報導中,有一位受訪的國小老師認為,與其花大錢在末端的補救教學,不如著重在培養老師們,如何進行有效教學,以及備課的重要性;如果平日課堂教學時能好好處理學生的落後問題,把每一個孩子帶起來,也就不再需要補救教學了。
參考資料:
佐藤學(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親子天下
王韻齡(2015),〈補救教學無效的4個原因〉,親子天下
林曉雲(2015),〈補救教學年花15億 9成老師說無效〉,自由時報
「一個人獨善,會把路愈走愈窄;一群人共好,會把路愈走愈寬。」學習共同體教師研習營第一手觀察記錄─社群經營方法、
課程設計、班級經營與課堂話術,大補帖一次揭露
撰文、攝影/李佳蓉
今(107)年8月2日、3日,台南市教師會於崑山國小舉辦為期2天的「支持系統基地班成果表會暨素養教學設計研習營」。這個研習營主要想傳達兩個資訊:一、基地班(各校或跨校學共教師社群)的成果發表;二、「學習共同體」(以下簡稱「學共」)落實於「108課綱」的實務操作方法(共備)。教師會也大方贈與在場各位老師一本《觀議課實務手冊》。以下文章將與各位讀者分享現場所見所聞,結合前幾次的訪談內容,期待這樣的回饋對於教學現場能有所助益。
(圖片來源:台南市教師會,侯俊良理事長粉絲專頁)
學習共同體簡介
學共是一種「教育哲學」,其教育理念為「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在小組協同學習中互助共好,課堂的教學就是補救教學,不需等待課後再來進行。學共由日本佐藤學教授發起,日本國內已有十分之一的體制內學校在實踐這套教育理念,更向外推廣至韓國、中國、新加坡等國家。學共的課堂強調「聆聽」、「對話」,孩子進入深度思考學習時,課堂的氣氛是「安靜而沉穩的」,也因此佐藤學教授出版的書籍在大陸被譯為《靜悄悄的革命》。學共除了強調學生之間的共好,更強調教師間的共好、打造「同僚性」,此次的教師研習就是教師共好的最佳展現。
基地班(教師社群)經營方法
基地班為各校教師自主向教師會申請經費及輔諮老師,來帶領教師社群進行專業成長培力。目前臺南從國小到高中階段皆有學共的基地班。
各個基地班之所以能成團,皆有不同原因。有些是經由聆聽學共的演講而產生興趣,有些則是透過教師會發放到各校的公文而嘗試申請。不論原因為何,他們共同面臨的考驗是:要怎麼讓基地班順利運作下去?
細火慢燉的經營哲學
筆者訪問了三慈國小的推動經驗。「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會恐懼、排斥。」透由三慈國小黃三和校長於校務會議中做說明、姜宏尚主任示範學共,老師們慢慢地解除了心防。「社群發展的速度不能急,要先找出核心成員,再慢慢向外發展。」姜宏尚主任提到了這個關鍵。「耐心等待」也是學共重要的精神,「其他老師也會觀察社群的運作,如果他們觀察做學共是不錯的,自然就會加入了」。
如果校內完全沒有其他老師有興趣怎麼辦?別擔心,在這次的教師研習分享中,也有跨校社群的案例。「瑞峰─五王─麻豆跨校基地班」,利用下班後聚會,突破時空差距。版本不同,則可以做不同版本交叉比對,單元先後不同也可由先教學的教師回饋經驗。校風不同,亦可以彼此吸收經驗,討論因應方法。由此可知,只要有心,困難都是可以一一克服的。
開拓教師視野
許多基地班的老師都提到「開拓教師視野」的重要性。譬如,曾參與日本學共參訪團的老師們,皆從中感受到日本教師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教學理念。「回國以後,老師們的眼神都不同了,也更願意在課程設計中進行創新突破」永康國中蔡世惠老師回憶道。
七股樹林國小楊易霖老師說:「先從分享閱讀,逐步建立關係,形成對話。」輔諮老師也會透過讀書會的方式,來開拓教師的視野。透由《薩提爾的對話練習》這本書,老師們理解到如何與學生及家長對話。「在國中端,只要學生願意與你對話,就成功一半了。」由於學共非常強調學生的對話串聯,溝通對話的成功與否,心靈層面的同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而透由《刻意練習》這本書,老師們則意識到,「如果無目標的重複教學這個動作,卻沒有持續精進教學技巧,則教20年跟教5年是一樣的」,因此必須設定以學共為目標,透過輔諮老師的帶領來進行刻意練習。
永康國中洪志瑋老師推薦的書單(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穩固社群默契
永康勝利國小的王嘉雋老師表示,社群經營中要不斷強調共識─「公開觀課是為了學生,以及幫助夥伴進步。老師會得到最多幫助,而非承擔被批評的壓力。」在行政業務上,嘉雋老師也會主動分擔教師們的工作,讓社群教師更安心地投入教學創新的學習中。LINE群組則是提供線上即時的支持及協助,老師們都會很熱情的給予相關建議。
除此之外,「情感連結」也是社群能否長期運作的關鍵,「大家難免有自己的私事要忙,還是要持續做情感聯絡」。裕文國小則是運用「玩桌遊」來串連教師感情。
提升教學技巧及課程設計功力
「共備─觀課─議課」是提供教師成長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基地班最主要的任務。《觀議課實務手冊》中詳細記載了操作方法,文章最後亦將簡單跟大家介紹「共備─觀課─議課」的觀察記錄。
教學現場的思考串聯
佐藤學教授形容實踐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是由教師串連起學生們的語彙所編織而成的交響樂,教師則是扮演著「指揮家」的角色。不過,究竟要如何指揮,學生們才不會一團混亂,或是覺得索然無味?是教師們感到好奇的課題。
姜宏尚主任在訪談中分享了他過去的操作經驗,「一開始讀了佐藤學教授的書就深受感動,便立刻決定要在課堂上操作。結果孩子跟我說『老師,你的課好無聊喔!』直到後來觀摩了新北市林文生校長的課堂後,才掌握了串聯的技巧」。
ORID焦點討論法─從發散開始,逐步收斂
「ORID焦點討論法」,在公民審議中經常被使用來凝聚與會人員的共識。復興國小邱士芬老師與我們分享ORID在課堂中的運用。簡單來說,O(Objective)探討的是客觀事實,譬如「你看到、聽到了什麼?」、「這裡面寫了什麼?」這種直覺式的問題都屬於O的範疇;R(Reflective)探討心理感受,譬如「哪裡你覺得有趣、困惑、懷疑?」;I(Interpertive)探討的是對於人事物的詮釋,譬如「你覺得原因為何?」、「這本書給你那些學習或領悟?」;D(Decisional)探討的是決定和行動,譬如「接下來你會怎麼做?」、「你要怎麼解決問題?」。
ORID是一個從發散到收斂的過程,用「漏斗型」來解釋的話會更容易了解(如下圖)。「O和R是幫助大家回顧,大家需要時間思考。詮釋( I )是比較困難的,學生會停頓是正常的(也因此深度思考的課堂是安靜而沉穩的)。O和R可邀請比較低學力的學生進來。I 開始要深度學習思考。D則要有前面的脈絡支持。核心問題是I、D層次,」士芬老師與大家分享了其中的秘訣。由此可知,從O→R→I→D的課堂操作,為學生逐步搭鷹架,會比直接跳到詮釋( I )問學生的看法、或問學生的行動(D),來的更容易進行。
士芬老師也請我們嘗試針對日本幼稚園小男童挑戰跳箱的影片( https://goo.gl/7TwcY4)來設計ORID提問。有趣的是,對於相同的素材(或文本),每一組的解讀跟提問各有不同。有的組別看到的問題是「面對困難時,自己要如何學會去克服?」,有的則是看到了「如何透過群體的力量,來幫助同學度過難關?」。士芬老師表示,其實不需要一直跟學生說「要共好」、「要幫助同學」,透過影片帶領學生反思,更能夠將這些道理內化到孩子們的心中,進而形成改變的行動。
ORID焦點討論法示意圖(圖片來源:邱士芬老師;筆者重新繪製)
「以終為始」的問題設計
108課綱強調素養的學習,包含能夠實際運用在生活中的能力,以及培養願意終身學習的習慣。士芬老師表示,如果我們要學生能(願意)思考、溝通、改變,老師就要先自己問自己「我到底知不知道我為什麼要這樣做?」譬如說,國小學生都要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學習這些對於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幫助?如果有辦法回答出這個問題,才有辦法「以終為始」的反推整堂課程的設計。
士芬老師也在簡報中舉廖鴻基〈飛魚〉一文為例,希望孩子閱讀完這篇文章後,可以從思考「如果你是飛魚,你想用什麼方式和阿美族人共同生存呢?」這個問題中,反思生態與人類生活之間的平衡之道(D)。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她為孩子搭的鷹架包含:O(你看到什麼?想到什麼?請從文本找出和照片相呼應的句子」、R(如果你是飛魚,必須過這種生活方式,你的感覺是什麼?理由為何?)、I(你認為飛魚對於阿美族人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何?)。透由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思考,進入核心問題。
打造有「態度」的教育內容
以往台灣的教育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習,卻較少觸及「態度」的教育。譬如,自然課傳授了許多生態環境的知識,但是生活中還是常常可以看到破壞環境的案例(如:亂丟垃圾、不當開發),這是因為「保護環境」的「態度」並未被內化到學生的心中。然而,態度應該要怎麼教?這應該是許多老師共同的疑問。
台南市教師產業工會侯俊良理事長舉例說明,「譬如以龍崎設掩埋場當作情境問題,這牽涉到自然、地理、化學、生物、社會(社運)、鄉土、語文(溝通互動)、藝術(國家地質公園美麗地景)、國防(彈藥工廠,二戰背景),引導孩子思考在地人及外地人視角。」
又如同士芬老師所說,態度必須透過「反思」來學習。與其一直強調「要保護環境」,不如透過情境問題,讓學生共同討論,並透由行動來強化「態度」的塑造。
營造安心舒適的教室氛圍
「然而,如果教案設計的很棒,但沒有好的教室氛圍,教學會大打折扣。」七股樹林國小楊易霖老師語重心長的說著。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們共好,卻用競爭計分的方式來進行,這樣要如何讓孩子們互助合作呢?如果學生桌上放了一杯飲料,一不小心翻倒了,那老師是不是要先停下來處理呢?如果孩子們爭先恐後的發言,沒有先停下來專心聆聽其他同學的發言,那老師是否就無法順利串聯孩子的對話呢?由此可見,營造安心舒適的教室氛圍,是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關鍵。種種操作細節在姜宏尚老師的「班級經營與課堂話術」中均有詳細說明,可參見演講記錄(https://youtu.be/7dFjNLeKpzs),以及附錄的〈教學新知研究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