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uring a Safe Operations Your children are safe in our program. Learn More
玉井芒果慣行哀歌與友善農法新希望
文字撰寫、影片製作:王靖雯、呂尚恩、黃琡婷、劉子敬、林弦、游子聖
0.前言
炎熱的夏季到來,談到消暑,你會想到什麼?隨意列舉一番,或許是多汁豐滿的西瓜、香馥金黃的芒果,乃至於當季盛產的釋迦、龍眼、荔枝……信手拈來,豐富的農產如數家珍。「台灣水果王國」的美稱,其來有自。
得天獨厚,位於亞熱帶的台灣島本就出產多樣熱帶物產,又受惠於劇烈的地形抬升作用,使得中海拔以上地區亦具有種植溫帶物產的能力。其結果便是市面上琳瑯滿目的本土農產,分布橫跨兩大氣候帶,形成亞熱帶國家罕見的農產圖像。而在冷藏與儲存技術的進步之下,「當季水果」的概念也漸漸模糊,一年不分四季,民眾幾乎可以選購到任何有需求的農產。
在這樣的環境下,消費者無疑是此一情景的最大受惠者。蓋因我國無須藉助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僅僅島內出產的農產品,就能滿足極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再加入外國進口農產後,蔬果市場形同一幅色彩斑斕的水彩畫。甚至在農業生產與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的現代,消費者還能夠買到外國化的本土物產、乃至於本土化的外國物產,令人目不暇給。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消費者與生產者間的關係有了微妙的變化;職掌生產的農友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如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末端的消費者在農產選購上,又有什麼考量?兩者間的互動,對於我們的消費環境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
1. 現實情況
我們嘗試進入傳統市場進行訪查,試圖了解消費者選購農產品的誘因。我們發現傳統市場中大多數的農產消費族群為中年女性,就單一農產品項而言,訪查中發現到大多數的消費者優先考量的因素為「價格」,其次則是「產品外觀」「健康」「營養成分」等因素。而對於販售者的詢問中,亦得到類似的結論:即消費者以女性為主,其選購上價格常為相對重要的考量。
這樣的結果並未偏離我們的預想。首就消費族群的特徵而言,一般家庭中職掌家務者常為女性,因此多由女性進行採買應屬多數;而以價格為優先考量一點,可能來自於消費場域的區隔。若以生鮮超市做為比較對象,傳統市場的價格水平應屬較低,則選擇傳統市場進行購買的消費者,會以價格為主要判斷因素,應屬合理。
比較有趣的是產品外觀一項。在詢問中有幾位消費者向我們說明選購農產品的判斷方法,多數均表示農產品的外觀並不當然影響食用或口感、風味等,但在選購上仍會以外觀完好、缺陷較少者為優先。攤商亦表示,消費者傾向先挑走「長得漂亮」的蔬果,賣相較差者就相對不容易賣。至於如何處理這些「賣相差」的農產品?一位水果攤販告訴我們,他都是將之便宜賣給果汁攤販,作為榨汁使用,以消化此類滯銷的產品。
這是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對於食物,消費者似乎傾向於注重外觀更甚於其口感、營養等因素。
反映到交易現場,賣相佳的水果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這樣的消費習性,對於生產者的生產行為,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2. 問題分析
消費者作為「外貌協會」的一員,有如此的消費傾向,並不讓人意外。但這樣的習慣是否能幫助消費者購買到「好」的農產,似乎頗值懷疑。
如果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為真,似乎可以認為:農產品的外觀較內在更受消費者關注。生產者若要回應此一消費需求,勢必得花費更多時間在農產品的外觀照護上;具體而言,「比起吃下去美味,看起來漂亮更重要。」這樣的消費行為似乎有其不合理之處,畢竟農產品仍是以食用作為主要功能,但消費者所注重的點似乎並不在其食用價值,連帶影響生產者的心力投入比重,使得真正重要的「食用價值」相對遭受忽視。
這個現象最具體的觀察,就在一顆顆完整而美觀的果實上。這些美麗的果實究竟如何保持它的樣貌?
3. 農友看法
為了進一步了解上述之農產品消費習慣對於生產者這端所造成的影響,我們實際前往了臺南市的玉井區拜訪了多名農業生產者和當地農會之工作人員。經過許多的訪問和實際踏查後我們得到了第一手的資訊,得知農友們為了使自己種植的農產更加受到消費者和盤商的青睞,他們不得不使用許多的農藥來杜絕一切作物上的瑕疵、許多化學肥料來種出更飽滿碩大的果實。特別是在玉井當地的名產-芒果,更是如此。
盛夏時節在玉井所出產的愛文芒果豔紅、碩大,消費者購買後除了自己食用外也常常被拿來當作精緻的禮品贈送親朋好友。由此芒果就不再屬於糧食作物,而漸漸成為高附加價值的經濟作物,但其外觀也受到了消費者更嚴格的要求。當地一名從前種植芒果的農友告訴我們每年到了三、四月芒果開始開花、結實的時候,玉井的山坡地只要一下完雨常常就是陷入一片「煙霧迷濛」-家家戶戶種芒果的開始大量噴灑農藥了。因為芒果生性怕水,下過雨後從它的蒂頭附近會開始產生黑斑,目前唯一抑制的方法就是噴灑農藥。那這樣一顆芒果究竟要噴多少藥才夠呢?那位大哥告訴我們,如果要求愛文芒果上沒有一點的瑕疵、完全是漂亮的艷紅色,從結實到採收至少需要噴個二十次以上。
不過他告訴我們這樣的結果,不能全說是農民黑心,畢竟收購芒果的盤商是現實的。消費者不太願意買有黑斑的芒果,一般的盤商自然也不願意收購。那麼這些有黑斑的芒果,農友們就只能以更低廉的價格賣給烘製芒果乾的盤商了。
讀到這裡大家想必認為:照這樣看來,所有的農產品大概都難逃大量農藥和化肥的「洗禮」的命運了。幸運的是並非「全部」的農產品皆如此,我們在玉井這裡找到了一群很特別的農友們,他們都放棄了穩定、可靠的傳統慣行農法,冒著賠錢的風險選擇了對環境較友善的方式來栽培農作物。
他們的年齡都來自不同的世代,有六年級生,五年級生,也有四年級生。什麼原因讓他們開始這樣一條特別的路?他們也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但為了這塊土地的潔淨,他們都有著同樣的執著。
談到玉井的頂級芒果,多數人的印象應該都是豔紅、碩大吧?但是王榮彬大哥種的芒果沒有那麼紅、那麼大,卻一點不差堪稱玉井頂級價位的芒果喔!大約在十年前王大哥因為不慎摔斷了腿。在沒有噴除草劑和農藥的情況下,意外種出了有從前富有「芒果味」的芒果,從那時開始王大哥嘗試採用對環境較友善的農法種芒果。他反覆的實驗找出在維持芒果賣像不致太糟同時確保採收時無農藥殘留所需要的農藥劑量。他也慢慢「調整」他的芒果樹,因為果樹在長期接受化肥後根會扎的淺,停止使用化肥後需要一段時間讓果樹慢慢把根扎回土壤的深處。經過多年的努力王榮彬大哥漸漸在做到無農藥殘留的同時種出長得還不錯的芒果,也開始有一些賣健康食品的店家找上門來願意出高價收購這些成本較高、長相卻不一定好看的芒果,還有一些尋找健康水果的客戶慕名而來出高價訂購了這些芒果。如今,王大哥已經在友善農法這條小徑上,走出了自己的路。
圖為芒果農王榮彬大哥
大家一定好奇,如果農作物一點藥都不噴可不可能?答案是可能!在玉井牛頭山農場的主人-陳明宏先生就成功做到了。陳先生原本是有分不錯的工作,但是在八年前因為難掩對這塊土地的熱忱,決定回鄉「種田」。而且是想種出自己也吃的安心的食物,由此就開始了陳先生辛苦的有機農法「創業」過程。陳先生笑稱那段時間他所讀的書、查的資料大概比他在學校讀書時還要多,為了要學習歐美國家的農業用什麼當作農藥的替代品。經過多年的實驗和摸索,他終於找出使用「生物防治」的方式來抑制害蟲。換言之,他不過度除草好使害蟲的天敵有棲身之處,讓這些天敵來幫他吃掉害蟲。陳先生也藉著不過度密集種植,來讓土地不因過度使用而需要噴灑化肥。對種有機農產的人來說,最大的考驗除了「技術」外就是「通路」了,要找到客戶願意出高價買這些高成本的農產品不容易。為此陳先生花了不少心思透過網路等方式,來經營他的品牌-牛頭山農場。最後,終於種出了不灑一點農藥的蔬果,也找到了一群死忠的支持者搶著訂購他的農產品,實現了他當初返鄉務農的初衷。
圖為牛頭山陳明宏大哥
最後,我們還找到了一位「業餘」的農友-朱清秀小姐。朱小姐是名老師,但是在閒暇之餘也會回到在玉井的老家照顧自己在這裡的田地。大家一定想問只有在閒暇之餘回家故田地,這樣種得出東西來嗎?朱小姐就做到了!其實所有作物均有其天然抗蟲、抗雜草的能力,當害蟲和雜草多到一定程度時,是可以和原本的作物達到一定平衡的,並不會無限制地把作物趕盡殺絕。朱小姐就只是偶爾回來整理一下而已,就讓她田裡的木瓜和紅心芭樂長的不錯。不過當然,這種幾乎百分之百自然的種植方法收成就相對少很多。這也是為什麼朱小姐主要的工作是教書,田地的農產品則是給一群老客戶固定訂走,而有部分收入。
圖為朱清秀小姐
4. 本組分析
農藥和化學肥料的發明可以說是工業革命後的產物。隨著科學理論和實務應用的提升讓許多幫助農業大量生產的產品也被開發出來,例如:機械割草機、機械耕耘機、農藥、除草劑、化學肥料……等等。但是大約到了一九六零年代許多的農藥、化學肥料和除草劑漸漸被發現對環境甚至對人類造成傷害。因此在歐美國家已開始尋找農藥的替代品或是大幅減少農藥的使用量。然而在臺灣由於經濟起步得較晚,農藥比較晚進入國內被普遍使用。因此一直到比較晚國人才稍微意識到,農藥對消費者和環境的傷害。
雖然目前國人算是比較認識農藥的副作用了,但是目前我們所食用的蔬果究竟噴了多少藥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並不知道,或者說我們不願意面對這個黑暗的真相。以致我們在購買蔬果時,仍是徒然的挑選漂亮或是便宜的蔬果。經過這幾次實際深入玉井踏查後,我們歸納出這樣的結果:消費者不愛的瑕疵蔬果盤商們自然不太願意批貨,盤商不要的農產品農友們自然不種植。讓在市場上流通販售的健康蔬果鳳毛麟角,一點一滴的戕害著臺灣人的健康。
同時,在農生產者這面因為消費者習慣未與時俱進的原因,讓他們習慣性的使用許多農藥。我們在玉井訪問時,
一位女老師告訴我們她的父親和許多老一輩的農夫普遍堅信不噴藥作物就不可能有收成,也不太清楚正確的農藥使用量,其中不乏因農藥噴灑過量而當場倒斃田地的慘劇。這樣的結果讓農業生產區(如玉井區)當地的土地和附近水源大部分都籠罩在農藥和化肥的污染下。
上述種種的問題主要咎因於消費者對所購買的農產品生產資訊的嚴重不足,如果消費者都十分清楚自己買到手上的農產品究竟來歷如何。那麼依據市場運作法則,那些很「毒」的蔬果自然會在市場上被淘汰,那些長的其貌不揚但是藥量較少的蔬果價格自然因需求增大而價格上漲。而生產者(農夫)這一端,自然會受到市場的影響而不得不控制農藥的使用量,或是尋找農藥的替代品(採用友善農法);採用友善農法的農友們也可以從生產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得到應有的鼓勵和回報。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從傳統灌型農法轉換到友善農法其實十分不容易。從我們所採訪到的幾位農友們,他們在這段轉換的過程中做了許多「試誤學習」-透過反覆實驗來找到農藥的最合適用量或者是其他有效的替代方案(例如:生物防治法),過程中自然是賠了不少錢。所幸最後都轉型成功,實施友善農法的同時也賺錢。
5. 結論
每一筆攤商前的交易,都是消費者與生產者的正面交鋒;這樣的戰鬥在現代裡尤其激烈,本土的生產者除了面對國內各據一方的知名品牌外,更要與來自外國的進口農產相抗衡。消費者樂的挑選,生產者卻苦思如何在這場戰役中脫穎而出。價廉物美、果實豐滿,消費者的每一項需求,都可能左右生產者的生產決策。當我們慣於選購外觀美麗,而非營養健康的水果時,我們的選擇終將反饋自身。
不美觀的農產品,與不健康的農產品,究竟孰輕孰重呢?了解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當個聰明的消費者,試著了解我們吃進胃裡的美食吧!
玉井芒果香甜秘訣─雜草的妙用
撰文、攝影/李佳蓉
「他因為摔斷腿,無法使用除草劑,無心插柳的種出香甜的芒果。」
這是玉井的王榮彬大哥轉種友善芒果的初衷。「朋友說我的芒果吃起來有以前的芒果味。」究其原因,是因為除草劑噴了以後,果實中特有的有一些香味會因此流失。「台灣的農人總會覺得不施除草劑,別人看到你的田裡雜草叢生,會說你是懶惰的農夫。」
王榮彬大哥芒果園(105.05.06攝)
事實上,雜草科學的研究是目前正夯的一個議題。點進雜草科學網,迎面而來的是斗大的標題─雜草是「尚未被發掘其特殊用途且予以經濟性栽培的植物」(註1)。老師也表示,雜草對作物可以產生一些正面影響,譬如說讓作物產生防癌功效、保留果香等。而更高明的作法,是「以草養蟲」,陳明宏大哥刻意在農地裡保留雜草隔離帶,培養害蟲的天敵,以順應環境的方式來進行有機農產品栽種。
陳明宏大哥草生栽培網室(105.05.06攝)
「推友善農法時,地方可能有的疑慮,是生計應如何維持?要如何說服他們,這是推行友善農法最大的瓶頸。」慣行農友的擔憂,在實地訪談友善農友時,也時常聽到他們提起:「沒有農夫願意噴農藥,是因為消費者要求瓜果外觀,因此不得不噴。其實噴農藥傷害最深的就是農友,噴到農藥中毒是時有所聞的事。」
而由慣行轉作友善、有機農法,也必須面臨轉型期產量的驟降,在這之中如何面臨轉型的磨合?老師提出的看法是:「也許調查裡面可以嘗試,目前可以成功使用友善農法的農民,操作的作物是什麼?這些作物是不是有些特性讓他能夠很容易地進行友善農法的操作?這個環境跟作物的關係是什麼?」藉由資料的爬梳,理出一個脈絡,也許就能找出一個在地農人更能接受的方法、更加符合里山倡議的發展。沒有農夫願意噴農藥,我們也相信沒有玉井人希望破壞家鄉的美麗。在這個曾文溪自來水保護區裡保有台灣的一絲淨土,思考環境與產業的平衡,也是曾文溪流域倡議中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