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曾文溪流域綜論》線上課程

曾文溪地形地貌

「曾文溪流域全覽」、「鄒族的故鄉:曾文溪上游地景風貌」、「南部水資源的重地:曾文溪中游地景風貌」、「青瞑蛇的故事:曾文溪下游地景風貌」等章節由地理專家、前北門高中地理科楊宏裕老師執筆。「由地理變遷談論歷史演進」為楊宏裕老師一慣的導覽方式,著有《大臺南的地形》一書。透過此章節可通透了解地質與水文的交互作用,及其對聚落分布、地方風俗的影響。

錨點 1

曾文溪流域生態探索

「曾文溪流域陸域生態探索」章節由真理大學生態觀光經營學系莊孟憲老師(現任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執筆。莊老師過去召集在地一同關心官田水雉復育,並長期推動環境教育,近年來不餘遺力地投入臺南重要濕地與埤塘調查。此章節將與讀者分享曾文溪流域的珍貴物種,並說明水利工程施作對於生態的影響及其預防原則。

錨點 2

水資源與水利工程

「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由南區水資源局莫評任簡正講授。從台灣的水資源降雨量、供給、需求談起,再說明南部(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的供水系統,包含:曾文-烏山頭水庫、蘭潭水庫+仁義潭水庫、南化水庫、嘉南大圳等。

錨點 3

曾文溪河流演育

「曾文溪的河流演育」章節由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王筱雯老師執筆。王老師專長為河川復育、環境規劃與評估、河相學等,過去曾參與七家灣溪拆壩及河川生態復育運動,也樂於帶領學生親臨水利工程現場,以「做中學」的方式進行創新教學。同時也與筆者共同開授成大通識「曾文溪流域綜論」,帶領學生進行跨領域的思考。透過此章節,讀者可以一個系統性的方式來了解曾文溪的河相變遷,水文、地形、植被、歷史、人造結構物…等都是促成河川形貌改變的因子。

里山里海

「里山里海與社區發展」章節由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黃世輝老師執筆。黃老師於博士班留學日本,因而接觸到日本社會設計概念,返國後仍長期關注日本里山里海議題。透過此章節,黃老師介紹了里海里海的概念,並分享日本能登半島如何以里山里海作為整體發展願景等案例,可做為未來曾文溪流域聚落發展之參考依據。

錨點 4
錨點 5

台江內海的聚落與變遷

「台江內海的聚落與變遷」章節由承天府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高凱俊老師執筆。高老師長期致力於臺南文化研究及導覽活動,著有《臺南孔子廟》、《臺灣城殘蹟》等書。透由此章節,可了解曾文溪的擺盪、陸浮,造成百年來下游聚落的興衰與演變。

錨點 6

曾文溪歷史河道變遷

「曾文溪歷史河道變遷」由第六河川局退休副座張義興老師講授,從臺灣寶圖談曾文溪青瞑蛇擺盪及聚落變遷史。

錨點 7

七股潟湖之養殖漁業介紹

「七股水文脈絡與產業變遷」章節由成大都市計劃系博士後研究員鍾振坤老師執筆。鍾老師就讀臺大城鄉所碩士班期間,投入七股反濱南運動,對七股的環境具有深度地研究及人文關懷。隨後負笈荷蘭台夫特大學,研究土地與防洪議題。返台後,擔任成大都計博士後研究員,也是本課程於2015年第二學期里海七股組的分組指導老師。此章節從巨觀尺度全球的洋流、海岸變遷的沙源供給方式進行探討,而後透過微觀尺度,介紹七股潮汐獨一無二的地理風貌,相信必能讓讀者對於七股有更全面而嶄新的看法。

錨點 8

以河口三角洲的觀點檢視七股潟湖之水文系統

「七股水文脈絡與產業變遷」章節由成大都市計劃系博士後研究員鍾振坤老師執筆。鍾老師就讀臺大城鄉所碩士班期間,投入七股反濱南運動,對七股的環境具有深度地研究及人文關懷。隨後負笈荷蘭台夫特大學,研究土地與防洪議題。返台後,擔任成大都計博士後研究員,也是本課程於2015年第二學期里海七股組的分組指導老師。此章節從巨觀尺度全球的洋流、海岸變遷的沙源供給方式進行探討,而後透過微觀尺度,介紹七股潮汐獨一無二的地理風貌,相信必能讓讀者對於七股有更全面而嶄新的看法。

錨點 9

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由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薛怡珍老師講授,從理論架構到案例分享,討論生態旅遊課題。

錨點 10

海岸線退縮觀察與護岸策略

「海岸線退縮觀察與護岸策略」由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張懿老師講授,透由衛星遙測影像觀察海岸線退縮現況,並提出可能的護岸策略。

錨點 11

適合台灣西南沿海的國內外海岸管理對策

「適合台灣西南海岸的管理對策」章節由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暨河海工程學系許泰文老師執筆。許老師長期致力於海洋及海岸工程研究,其研發之海浪波動程式已成功應用於台灣環島、義大利威尼斯潟湖和德國北海等地區淹水預報,並於2016年6月獲頒水利界最高榮譽「大禹獎」。透過此章節,可了解海岸管理的工程與非工程手法,並進而反思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錨點 1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