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uring a Safe Operations Your children are safe in our program. Learn More
大光國小食農教育筆記─從故事的源頭說起
撰文、攝影/李佳蓉
師:「我們這裡也有種一棵木瓜樹喔!」
生:「老師好可愛喔!」
(編:嗯?是老師可愛,還是木瓜樹可愛呢?)
師:「以後我們盆子裡長出來的木瓜苗,再把它移植到學校的各個角落,分給大家吃好不好?」
生:「好!」
緊接著,妙妃老師從籃子裡拿出一顆自己種的木瓜。這顆木瓜,看起來和一般的沒什麼兩樣,但吃了一口以後,真是好吃的讓人欲罷不能。筆者這才了解到,原來這就是不灑農藥的水果的魅力!難怪有人說,吃過了就回不去了,原來是這種感覺。
周妙妃老師及大光國小木瓜樹(107.01.16攝)
小朋友一同品嘗好吃的木瓜(107.01.16攝)
隨後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小朋友們開始在盆栽底層舖上一層葉子,並裝填土壤。接著從新鮮的木瓜、番茄取下種子,播種在中央及兩旁。最後,在周圍種下茴香的種子。雖然,筆者在網路上看到,「茴香會抑制番茄的生長」,但老師說,網路上的資料我們都必須要自己實驗看看,才能辨別真假。至於答案是什麼,就留待寒假過後見真章囉!
小朋友排隊裝填土壤(107.01.16攝)
大光國小的食農教育,就這麼跌跌撞撞地在各種實驗中成長著。至於為什麼會在這裡開始推行食農教育呢?這個故事要從兩年前說起。筆者是成大的課程助教,推行曾文溪流域的里山倡議。里山倡議是從日本傳過來的理念,簡單來說就是要達到環境與經濟的平衡。
但,相信大家都知道,市面上的蔬果為了因應消費者的購買習慣,都必須噴灑大量農藥以追求外表的美觀。「大量」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當時玉井的農友告訴我們,外面我們看到的完美芒果,至少都要噴20次以上的農藥。除了消費者吃了不健康,大部分的農藥其實都溢散到空氣、水之中,造成環境的汙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要如何達成環境與經濟的平衡呢?
農友告訴我們,「沒有一個生產者願意噴灑農藥,因為噴灑農藥傷害最深的就是生產者自己」。並且表示,如果要推行友善種植,就必須先改變消費者的觀念。
於是筆者思考,也許透過教育小朋友,來改變大人們的想法,也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所以,我們找上離成大不遠的大光國小,開始啟動這個消費者教育的行動。
一開始我們以「在校園舉辦市集,推廣友善蔬果」為目標,交由大學生設計教案,讓小朋友了解友善農法的各種好處,並訓練小朋友成為「小小店員」。看似順利的度過了第一個學期,卻在第二個學期慘遭滑鐵盧。我們發現,因為這些蔬果並不是由我們自己親手生產,因此在販售時無法發自內心地向消費者推廣它的好,以及其背後的生產故事,無法感動人心。加上友善蔬果的售價較高,雖然小朋友的笑容一百分,依然難以吸引家長們的目光。再加上,我們急著在活動結束前將批來的蔬果售光,因此更無暇細說友善農法的種種好處。內部評估後,我們決定調整教學方向,在校園開闢菜圃,讓小朋友親手種植蔬果,藉此認識這些蔬果的生長歷程。
小朋友於運動會擔任小小店員,並推銷友善蔬果(105.12.24攝)
我們透過學校淇銘主任的牽線,找到兩位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老師共同合作。同時,也透由各處室的應允,讓我們得以在校內陽光普照的土地上開闢菜圃。我們在妙妃老師的帶領下,事前測量、圈出菜圃的範圍,再邀請二三年級的小朋友協助除草,不一會兒功夫,雜草就全部除盡了。接著我們再用磚頭圍邊(美觀)、鋪上基肥、播種、施追肥,就完成了開墾的工作。
小朋友協助除草(106.09.07攝)
小朋友協助播種(106.09.14攝)
除了三塊種植蔬果的菜圃,我們還預留了一塊休耕地,種綠豆、小米來固氮,並且在堆肥桶底部鑽洞,讓液肥滋養這塊土地。旁邊另外種了一小盆的筊白筍。在此之前,筆者及在場的幾位大學生都一直以為筊白筍是種在土裡的,由此可知在都市長大的小孩如我們,對於食物的了解真是少之又少。
妙妃老師示範種筊白筍(106.09.14攝)
在班親會上,我們與家長說明食農教育計畫,居然意外地獲得了家長贈與的高級檜木屑,得以讓我們鋪在菜圃走道上,防止害蟲靠近。三年級班導淑惠老師,也與美勞課老師合作,讓學生自行彩繪解說牌,增加學生對於蔬果的認識。
班親會食農教育說明(106.09.22攝)
小朋友繪製的蔬果解說牌(106.11.03攝)
到收成的這段期間裡,由小朋友輪班澆水,卻遲遲不見種子發芽,我們推測應該是天氣太熱的關係。沒想到看似小小的菜圃,卻也受到了全球暖化的影響!過了兩三週後,我們重新播種,一直到天氣轉涼,才漸漸看到小芽冒出頭來。後來,又因為接連下雨,使得蔬菜快速成長,很快的我們就迎來了第一次的收成。
小朋友協助採收蔬菜(106.10.24攝)
二年級採收後,班導蕙雯老師引導小朋友協助清洗蔬菜,並且在教室前架起簡易的卡式爐,幫小朋友加菜。不得不佩服老師掌控秩序的功力一流,小朋友們都乖乖地排隊,有條不紊。後來,老師都會自行到菜園裡採收香菜,幫小朋友拌在營養午餐裡,增添風味,筆者不禁心想,要是以前讀國小的時候也有菜園,那該有多好呢!(口水直流貌)。
蕙雯老師協助川燙蔬菜(106.10.24攝)
接著,筆著帶著大學生播下新一批的菜苗,恰巧發現我們種下的綠豆長出豆莢了。由於以前用培養皿種綠豆,從來沒有種到長出豆莢過。於是我們非常高興地採收,並且向老師們興奮地分享著。這時,只見老師推了推眼鏡,點出了我們的盲點:「這個豆莢還沒有成熟…」,我們這才知道,原來成熟的豆莢必須要曬乾、變成黑色的,才能採收。再次見證了我們對於土地的認識有多麼的缺乏…。
未成熟的綠豆豆莢(106.11.03攝)
在操作菜園的同時,我們的課程同步訓練著大學生撰寫教案,並趕在第二次採收前,讓大學生帶著小朋友觀察菜圃。筆者原本以為,小朋友每天在這裡生活,應該對於這個菜圃裡的蔬菜都不陌生。殊不知,還是有許多辨識不出來的蔬菜,並且同樣對於綠豆會結豆莢感到意外。同時,我們在觀察菜園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小昆蟲,以及植物病蟲害,這些都是不透過微觀的角度所無法發現的事物,也讓筆者更了解到安排菜園觀察的必要性。
大學生帶領小朋友觀察菜園(106.11.23攝)
隔天即是第二次採收,淑惠老師事前也與廚房討論,將營養午餐的食材提供給小朋友煮火鍋,小朋友們也從家裡各自帶了配料來,讓火鍋更加地彭湃。讓小朋友自行操作火鍋,確實在秩序上無法像另一個班級這麼好,但在家長加入協助後,一切就順利地上軌道了。而且,學生透由自己動手料理,也可以學習到實用的生活技能。
家長協助煮火鍋(106.11.24攝)
秋季尾聲,是菜蟲大軍出沒的季節,我們開始轉為播種冬季作物,如茼蒿、各種萵苣、菠菜、圓茄、忝菜等,這次沒有了炙熱的太陽,過了數週後發芽的數量卻是寥寥可數。我們推論,應該是被鳥啄食,才會造成這樣的狀況。
空蕩蕩的菜園(107.01.16攝)
妙妃老師說:「多年來的感想是每年都在實驗也都在累積經驗,農耕變化很大,就是要隨機應變。」這半年來的菜園操作,是單一一次農事體驗所無法深刻學習到的,也讓筆者這個都市俗大開眼界。雖然,我們無法透由大光國小的食農教育達到一開始的初衷,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並推動里山倡議。但是,對於食物及土地的認識,以及像烹飪這樣的生活技能都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卻是目前教育體系所欠缺的。英國的「學校膳食計畫」已擬定讓烹飪課成為14歲以下學童的必修課程,同樣也是由民間發起,最後促成與教育部共同合作,擴大施行。每一個零星的案例,可以串成線,聚成面。未來,我們除了持續推動校園菜圃,引導大學生及小朋友共同學習以外,也會仿效英國食農教育,將烹飪課納入課程操作。
一起打造省水Wicking Beds
撰文、攝影/李佳蓉
前一陣子因為水荒嚴重,菜圃的蔬菜都被烈日曬的乾枯,加上我們發現菜圃的土壤深度很淺,沒辦法保水,不禁讓我們開始思考起調整策略。
在澳洲,有一個種植蔬菜的省水妙招,名叫Wicking Beds,簡單來說就是在同一個菜圃裡,分為上下兩層,在下層儲水,並透過毛細現象傳遞給上層的土壤及作物。原理上是這樣,但作法可以五花八門,所以我們參考了一些網路資料後,將設計圖做了一些修改。
原先的設計是用塑膠容器做菜圃,我們也曾經思考過選用塑膠容器,但考慮到塑膠在日照底下容易脆化、變成一次性的廢棄物,所以改以上次製作落葉堆肥區剩下的木棧板來製作,也可同時融入菜圃的景觀之中,不會過於突兀。
不過問題來了,木棧板大小不一,光是為了將這些棧板拼裝起來,就花掉我們一個早上的時間? 不過,透過這個動手DIY的機會,讓我們學習了好多平常沒有機會碰的工具啊!包含像是鋸子、電鋸、電鑽,只要我們學習了正確的使用方法,這些工具就一點也不可怕了。小兄妹還用電鑽作了兩把雷神索爾的槌子,創造出新的玩具,很有想像力喔!
再談談那個電鋸,雖然主任幫我們借的這款最後沒有派上用場,可也製造了一次機會讓我們進行機械研究? 為什麼燃料要混合汽油:二行程機油=25:1呢?還有為什麼要加四行程機油做潤滑,而不能加一般的潤滑油呢?真是值得好好思考的生活小常識~(所謂的教育與生活情境連結原來是這麼回事?)
因為施工步驟頗多,不禁讓小編心想當初應該以塑膠籃製作較為簡易?不過老師提醒我們,如果今天我們去到落後國家或是資源匱乏的地區,也是必須就地取材的,所以我們應該對自己的設計有信心?
下午我們接著把內部填充完成。我們刻意將內部分為兩格,一格有儲水,一格僅放土壤,以比較兩者的生長狀況。
首先我們舖上防水的藍白帆布,再來於儲水這格放置L型水管及塑膠瓶。原先的設計是舖上石頭,我們曾考慮過水族館販售的火山岩或陶瓷環,但!因為樸門永續設計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利用現有資源』,所以我們改為向參與者以及便利商店徵求不要的塑膠瓶來作為底部支撐及儲水空間。我們先將這些塑膠瓶鑽孔,以利於水的通透。
接著,我們以學校現有的麻布袋來作為儲水層與土壤層的分隔,既可以透水,又可以阻絕土壤下滲到儲水層。原有的設計是用不織布,我們也曾想過用之前做網室剩下的紗網來做,但因為空隙仍是太大,土壤容易跑去儲水層中,因此我們臨機一動改用麻布袋來做區隔。
.
接著,兩邊都各別舖上厚厚一層落葉及土壤,這種種植方式稱為『厚土種植』,資源皆取自於校園。落葉可增加土壤的碳元素,增加一些新鮮的雜草則可增加氮元素,碳氮比必須達到一個完美比例,才有辦法快速的腐熟成為可用的培養土(碳過多則不會腐化,氮過多則糊成一片)。其實更標準的厚土種植是一層落葉一層土,這樣植物的根比較容易往下延伸,但因為今天時間緊迫,只好先放完落葉後,再全部舖上土壤。我們也將廚餘堆肥桶裡面的培養土取出使用,因為我們並未將肉類丟入當堆肥,因此取出的土壤是富含森林的清香❤
還有一些沒有完成的,改天再與大家分享? 感謝老師、大學生,以及可愛的小兄妹,我們又一起完成一個大工程,都市農耕也是培養MAKER的一個好方法呢!